第165章 解构 我:哲学、科学与意识的三重追问(1 / 2)

洛尘的指尖轻轻拂过书架上那本布满批注的《神经哲学前沿》,泛黄的书页间还夹着几张写满公式的便签。

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历史的厚重感:"在现代生物学诞生之前,意识就已经是无数哲学家毕生追寻的终极命题。

早在古希腊时期,公元前 387 年的雅典学院,梧桐树荫漏下细碎光斑,柏拉图握着一截橄榄枝,在沙地上画出一个幽暗洞穴 —— 洞内的囚徒被锁链束缚,只能看见洞壁上晃动的影子。

他问弟子:' 若这些影子是他们认知的全部,当真相突然降临,他们会选择相信光明,还是逃回虚幻的阴影?'

柏拉图在《理想国》中构建洞穴寓言,试图解释人类认知的本质,就像用一个故事谜题解释人类如何认知世界。

而东方的《奥义书》也在探讨'梵我同一'的哲学思考,思考 '我' 和宇宙万物的深层联系。"

直播间弹幕飞速滚动:

【文化碰撞】"原来东西方老祖宗都在为意识头秃!"

【考古魂动】"救命!突然想重刷《理想国》找彩蛋"

【脑洞大开】"盲猜《三体》智子锁死人类意识也是受了洞穴寓言启发?"

骁睿握着电话的手微微收紧,忍不住插话:"等等!你是说,东西方的先贤都在思考同一个问题?"

"没错!"洛尘点头,"他们将这个宏大的问题,拆解成了三个永恒之问——

我是谁?

我从哪里来?

我到哪里去?

然而,过去两千多年间,无数智者前赴后继,却始终未能给出一个完整的答案。"

弹幕瞬间炸屏:

【哲学哀嚎】"苏格拉底都答不上来的题,现在还要折磨我!"

【玩梗大师】"建议去问派大星:' 我被海风吹到哪里去了?'"

【深沉思考】"突然理解为什么说哲学是人类永恒的乡愁..."

骁睿目光快速扫过电脑屏幕上实时更新的论文数据库,语气中带着难以抑制的兴奋:"洛尘,你这么一说,突然觉得哲学和科学对意识的探索,就像两条看似平行却又隐隐交汇的道路!

但为什么哲学家们耗费千年都没能彻底解开这些谜题呢?"

洛尘眼睛一亮,快步走到黑板前:"关键就在工具差异!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