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9章 哲学与科学共探 我是谁(1 / 2)

骁睿若有所思地转动钢笔:"但即便量子意识理论成立,它真的能挽救自由意志吗?毕竟量子的不确定性,也不等同于'自主选择'。"

洛尘用力点头:"这正是学界争论的核心。不过换个角度看,这种争议本身就证明了意识研究的复杂性。从裂脑人实验到量子假说,我们对'我是谁'的探索,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新的谜题。"

"所以三个哲学问题,本质是意识给自己出的谜题?人类最伟大的发明,就是学会问'为什么'?"

骁睿望着弹幕,突然笑出声,"以前觉得哲学家在云端空想,现在才明白,他们的问题就像种子,等待科学来浇灌成长。而我们对意识的探索,或许永远不会有终点——每解开一个谜题,就会发现更多未知的领域。"

此时,一条弹幕被顶到前排:"既然意识这么神秘,那人类追求'我是谁'的答案,是不是注定无解?"

骁睿和洛尘隔着屏幕对视一眼,后者轻轻摇头:"恰恰相反。就像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箴言'认识你自己',这个追问本身就是意义所在。

每一次科学突破,每一场哲学辩论,都让我们离真相更近一步。

或许未来某天,脑机接口能让我们'看见'意识的流动,量子计算机能模拟出意识的诞生,但那时必然又会涌现出新的谜题——

这正是人类思维最迷人的地方,在永无止境的追问中,不断拓展认知的边界。

而我们此刻的思考,本身就是意识试图理解自己的证明,这或许就是对'我是谁'最浪漫的诠释。"

窗外的夜色愈发深沉,直播间的灯光却依旧明亮。弹幕渐渐归于平静,但新的疑问已经在无数观众心中萌芽,等待着下一场思想的碰撞。

突然,骁睿重重拍了下桌子,震得水杯里的水面泛起涟漪:"洛尘!你必须看看这段对话!有人用GPT - 4探讨自由意志,

AI说:'从神经科学角度,2023年《自然 - 神经科学》的研究表明,多巴胺分泌预先决定了82%的选择倾向;从哲学角度,斯宾诺莎早在17世纪就论证了个体是宇宙因果链的必然环节。

所以,自由意志是否只是大脑在接收海量信息后,为缓解决策焦虑创造的幻觉?'它甚至还引用了休谟的怀疑论做补充!逻辑严丝合缝,可这真的只是算法生成的文字,而不是某种'意识'在思考?"

"这个问题太关键了!直接戳中了意识研究的核心矛盾!"洛尘呼吸急促起来,疯狂翻动论文,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