骁睿突然坐直身子,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:“这个问题让我想到更多有意思的对比!
就比如《超体》中露西大脑开发到 100% 后拥有了超强意识和能力,这和我们讨论的胚胎意识发育过程中,大脑的逐渐完善有什么相似或不同之处呢?
露西是通过外力强行提升大脑功能,而胚胎是自然生长,这两种模式下的意识本质会有区别吗?”
洛尘摩挲着下巴,调出神经可塑性模型:“这是个很有趣的类比。
露西的大脑开发更像是对现有神经网络进行‘暴力超频’,通过 CPH4 药物激活了原本受限于基因表达的神经通路;而胚胎意识的形成是从无到有的建构过程,就像搭建一座城市,先有地基(神经干细胞分化),再逐步完善交通网络(突触连接)。
本质区别在于 —— 露西的意识强化依赖外部干预,而胚胎意识是基因与环境共同编程的结果。
但两者也有共性,当神经连接复杂度突破阈值,都可能引发意识的质变。”
骁睿又快速抛出新的疑问:“还有《降临》!女主角通过学习外星语言获得了预见未来的能力,这是否可以类比为胚胎在发育过程中,通过接收不同的信息来塑造意识?
语言是思维的载体,那胚胎期接收的触觉、声音,算不算一种‘原始语言’?”
洛尘推了推眼镜,调出胎儿感官发育数据:“这个类比极具启发性。
《降临》中的七肢桶语言打破了线性时间观,本质上是通过改变认知框架重塑意识。
而胎儿在母体内接收的声音频率、羊水流动的触觉刺激,同样在构建早期的认知图谱。
这些‘原始语言’虽然没有明确语义,却在塑造大脑对世界的基础假设 —— 比如规律的心跳声可能让胎儿建立‘稳定安全’的认知。
但需要注意,人类语言系统有明确的符号逻辑,而胎儿的感知更接近‘前符号’阶段的原始编码。”
骁睿一边听着,一边在操作台上快速调出电影画面:“《盗梦空间》里可以在梦境中植入意识,那在胚胎发育过程中,外部环境对意识的影响是否也类似于一种‘植入’呢?
子宫里的声音、母亲的情绪,这些因素会不会像梦境中的暗示一样,悄然塑造着我们最初的意识?”
洛尘调出表观遗传学研究资料:“从表观遗传角度看,这种类比有一定合理性。
母亲的应激激素会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基因表达,就像在胚胎的‘意识代码’中写入隐性参数。
但与《盗梦空间》的主动植入不同,胚胎期的环境影响更像是润物细无声的‘预编程’。
举个例子,孕期母亲的焦虑可能改变胎儿杏仁核的发育,使个体在出生后对压力更敏感 —— 这不是具体记忆的植入,而是对情绪感知系统的底层调试。”
骁睿的语速越来越快,神情愈发激动:“再看《阿凡达》,人类可以将意识转移到纳美人的身体中,这和我们探讨的意识与肉体的关系有怎样的联系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