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常会讲力从地起,力从地起,其实说得也是正确的。
我们练拳,人呢,最好也是最棒的状态,就是站在地面上的时候,可以借助地面的反弹力,能够让我们的劲力打得比纯粹的依赖五张弓要强得很多。
但是我们要认准一点,这不是绝对的。
反复强调,不是说,脱离了地面我们就完全不会发力了。
最主要的例子就是看猫,向动物学习。
猫就能够在任何时候做出一个快速反应,而且这个反应,快速到我们人的反应跟不上,无懈可击。
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一个视频,就是猫蹦起来,去抓东西。
身在空中,猫的两个爪子,挥舞的速度非常之快,而且是连续不断的。
同时,猫也能够在空中自由地翻转身体,平稳落地,全部依赖的是什么?
是地面的力吗?
空中无处借力。
这靠得全都是自己身体的筋骨崩弹。
我们练拳要带着一个探究的心态,不要过度神化某些词汇,像力从地起就比较神话了。
很多人都讲究力一定是从地面上来的,不从地起就发不出力来。
无论哪条路,筋骨的开发都是必经之路。
记我的恩师刘俊峰先生
尚氏形意拳第三代人张金涛述:恩师刘俊峰先生,山东乐陵杨安镇方家村人。
先生自幼好武,拜尚芝蓉奶奶为师学习形意拳,后娶尚芝蓉奶奶的女儿玉梅师姑为妻,是尚派形意拳正宗嫡传人。
我的父亲与恩师是门内兄弟,过从甚密。
恩师从小看我长大,待我跟自己的孩子一样,不但传授我技艺,还教我怎样做人。
1、刻苦勤奋练真功:先生年轻时,练习形意拳到了着迷的程度,原来农村老家打水用的是手动压水机浇地,先生一边压水,一边站着三体式。
站累了就左右调换,每日压水两个小时,相当于站了两个小时的三体式。
恩师常说,练功无处不在,只要想练每时每刻都可以练习。
恩师有晚上练功的习惯,因为夜深人静无人打扰利于静心。
鲁西北的晚上十分的寒冷,恩师每夜穿一件小棉袄,每日练功至深夜,汗水浸湿了棉袄了。
半夜师娘一觉醒来,先生还在院内练功。
恩师年轻时,正值特殊时期,没有像样的兵器,先生用一根枣木做成刀的形状,每夜练功不辍。
恩师为练鹰捉的指力,有一段时间日日以掌击树,一颗老树的树皮被先生的指力扣下来。
小主,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,后面更精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