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08章密事(1 / 2)

北雄 河边草 937 字 20小时前

“马邑永荣军营尉刘韶娘拜见长史。”

没错,马邑守军是有自己独有的番号的,而且现在可以称之为御赐番号,为彰马邑上下抗敌之功,取永盛其荣之意,遂有永荣军。

如今永荣军三千多人,设一个将军,三名校尉,六个营尉,归代州行军副总管赵世勋节制。

…………

屋中宽敞明亮,桌案后面坐着一位白发苍苍,精神头却很健旺的老人,在老人身上,刘三娘感受到了一股浓浓的书卷之气。

让她再也难以生出以白脸贼呼之的念头,一向大大咧咧的她一下变得拘谨了起来。

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这个样子。

褚亮,字希明,钱塘人氏,历经数朝,博古通今,著书立说,可谓当世大儒。

十八岁那年,他得南陈后主召见,令其即兴赋诗,褚亮于堂前高声吟哦,兴致勃发,在座众人莫不称善。

后被任为殿中侍郎。

陈为隋所灭,褚亮转仕于隋,为东宫学士。

大业元年,任太常博士,与潘徽,陆从典等人助杨素撰魏书,大业中,因杨玄感之乱,被贬西海郡。

隋灭,又随薛举起事,任黄门侍郎。

薛举败亡,为李世民所俘,入天策府参赞左右。

等到李渊为李破所灭,褚亮降唐,却恐为所害,毕竟李破没有根底,善杀之名传于关西,于是褚亮狼狈离京,避祸于晋地,为晋阳长史。

在晋阳一待就是七年。

褚亮如今已经年逾六旬,他这一辈子饱经战乱,也就是开皇年间过的舒坦些,他的那些著作基本上都是开皇年间和大业初年完成的。

这是一个正经的读书人,却不乏干才,如今大唐文坛之上,资历才学两样能比得上他的也就虞世南,裴矩等寥寥数人而已。

在这样一个人面前,别说刘三娘一个小小的营尉,就算是并州总管王庆当面,都要自惭形秽,轻易不敢失了礼仪敬重。

…………

“刘营尉远道而来,辛苦了,来人,看茶。”

褚亮温和的道了一声,慢慢坐直身子。

他耐心的等刘三娘坐下,又饮了几口茶汤,才道:“刘营尉是从马邑过来的,马邑那地方老夫没有去过,不过想来也应是人杰地灵之处,不然也出不了那许多英杰。”

举报本章错误( 无需登录 )